中文 | 英文
  • 本院信箱
    如果您对我们工作有什么意见、建议,请给主任写邮件: bjsci@163.com
  • 全方位全周期视角下的大健康第二届全国人口与健康学术研讨会会议总结

    发布时间:2018-02-23

    2016年11月19日,由中国人民大学健康科学研究所、中国人口学会健康专业委员会联合主办的第二届全国人口与健康学术研讨会在中国人民大学召开,本次会议的主题是“全方位全周期视角下的大健康”。中国人口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姜卫平、国家卫生计生委规划信息司副司长卢春山、国家卫生计生委卫生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杨洪伟、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梁晓峰、中国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刘鸿雁、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副院长段成荣教授等出席开幕式,来自中国环境保护部政策研究中心、中国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浙江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科研机构与高校的百余位专家学者、师生代表参加了本次研讨会。中国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刘鸿雁主持会议开幕式。

    首先段成荣教授代表社会与人口学院致开幕辞。他对健康的发展历程进行了解读,希望在座官员和学者能够对学院人口健康研究给予持续鼓励和支持,争取在健康事业方面提出更多有效的政策建议。姜卫平副会长表示,全方位、全周期的健康研究,需要跨学科、跨领域,也需要学者们的共同努力。为此,中国人口学会将借助此次会议了解学者的需求、了解学术动态、抓住研究方向,并借助人口学会相关专业委员会的平台,为未来健康研究提供服务。

    随后的主题发言环节分别由中国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刘鸿雁、中国人民大学健康科学研究所所长和红教授主持。与会嘉宾围绕全方位全周期视角下的大健康,分别就健康医疗大数据、疾病负担、建设健康中国、环境与健康、健康移民效应、感染与肿瘤负担、流动人口健康、中国女性心理健康、人口老龄化与慢性病展开讨论。

    健康医疗大数据是基础资料,对创新卫生服务模式具有重要作用。国务院印发的《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推动了医疗大数据的汇聚整合和应用。医疗大数据应用发展战略将把建设服务体系作为健康中国的重要支撑,大力推进大数据应用体系建设和数据开放共享。

    从全球和国内各省(区、市)来看,1990-2015年,期望寿命和健康期望寿命、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总死亡及三大类疾病死亡数的变化、死亡模式和死亡负担以及非致死性疾病导致的寿命损失具有显著差异。膳食危险因素、高血压、吸烟、肥胖、空气污染是我国人群健康最重要的危险因素,对其进行有效的干预对降低我国未来疾病负担有重要意义。

    建设健康中国要着重优先培育健康意识,培育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的发展理念,实现以病人为中心到以健康为中心,培育全人群、全周期、全方位的体系。同时,要从全生命周期的角度,把健康决定因素整合在一起形成大健康理念。

    水、土、气污染对我国居民健康造成的损害形势严峻,公众对环境的关注有利于推动环境与健康的研究,环境健康评价需要多部门参与,倡导健康优先的原则,强调环境健康研究应由环保部门牵头,落实风险管理。

    健康的移民效应表明移民之初,移民健康好于当地居民,受文化、语言、医疗服务利用等因素的影响,移民健康优势随时间递减、消失。在我国流动人口大背景下,应改善流动人口健康融入,预防流动人口健康优势的消逝。

    恶性肿瘤的流行特征与感染、慢性炎症有重要关系,防治肿瘤发生、减轻肿瘤疾病负担需要加强炎症和感染的预防。

    流动人口接受健康教育与其受教育程度有着关系,要针对流动人口受教育程度开展多样性健康教育;流动人口医疗花费较高,而可以报销的比例低,甚至会因病返乡,为此,要促进异地结算,推进基本医疗保险全面覆盖。随着全面两孩政策实施,还应及时调整分娩和计划生育手术报销的相关政策,提高流动妇女健康水平。

    现代社会中紧张、焦虑、抑郁已成为普遍的心理重负。利用“第三期中国妇女社会地位调查”数据构建女性心理健康影响因素指标体系后,发现生活工作、社会支持和文化环境是影响女性心理健康的主要影响因素,强调提高女性心理健康需改善体制、加大家庭支持、增强社会认同并丰富内心。

    慢病是二十一世纪发展的主要挑战之一,成为各国经济的潜在威胁,加剧了各国之间的不平等和社会的不公平性,而中国慢性病呈现快速增长趋势,需要深刻理解慢性病快速增长的根本原因。传统的对慢病原因的探讨夸大了人口老龄化的作用,事实上慢病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人们长期暴露于疾病危险因素累积作用的结果,尤其是生命早期营养不良与成年慢性病有高度相关性,提出预防慢病应从儿童健康入手,需要人口健康的社会研究。

    当天下午,大会还举办了“人口流动(迁移)与健康”、“人口健康状况评价”、“人老龄化与老年人口健康”、“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四个分论坛。

    人口流动(迁移)与健康分论坛就流动人口身体与心理健康、未婚先孕水平和模式、流动儿童疫苗接种、农二代大学生抑郁、流动人口返乡就医、预防保健、孕产期保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等方面展开了详细讨论,并就其中一些具体研究方法与报告人进行了深入讨论。

    人口健康状况评价分论坛围绕健康相关的社会问题展开,学术研究对象涉及面广,涵盖部分敏感人群,参会者从医学、社会学、经济学等多个视角对身边的“大健康”问题进行了剖析。

    人老龄化与老年人口健康分论坛围绕人口老龄化背景,探讨了全国及部分局域的老年人口健康状况以及医疗卫生服务利用状况,从慢性病、隔代照料、宗教信仰等角度分析了影响老年健康水平的因素,关注了失能老人的生活状况和生命质量,并就老年照料和服务模式展开了讨论。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分论坛讨论了若干人群的健康教育问题,涉及到青少年性知识行为、农村育龄后期妇女生殖健康、青少年控烟、大学生艾滋病知识等,并就如何加强重点人群的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展开了讨论。

    本次研讨会有众多研究方法创新、实证结果丰富的报告,报告内容也充分体现了“全方位、全周期”的理念内涵,会议对促进人口与健康研究、加强该领域的学术交流具有重要意义。


    (转载自中国人口学会网站)


    分享到: